周遭景點 | Near Us

內門...?在哪裡!?

不好意思...請問:內門有哪裡可以去?

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內門紫竹寺,歷經5度重修,寺宇規模宏大,每年舉行3次的祭典,更吸引人山人海的進香人潮,多達40個民俗陣頭引人入勝,偏重表演的文陣,娛神娛民;取材自水滸傳的宋江陣,身手矯健勁頭十足,聞名全國,再加上車鼓陣、牛犁陣、七響陣、桃花過渡、南管、北管、太平歌清唱、舞龍、舞獅及國術表演,呈現萬民歡騰熱鬧非凡的嘉年華會氣氛,使得內門紫竹寺不僅是內門區的信仰中心,也是全台善男信女參香祈福的重要廟宇。

鴨母王朱一貴可說是內門最出名的人物,清朝時移居來台與五十二義士引發全臺最轟動的反清復明戰爭,並登基為帝,後來因內鬨,最終被清軍擒殺。但朱一貴的英雄形象深植人心,因此內門區民替其修廟建祠,鴨母祠與興安宮及一併規劃。廟埕前可見一口井,是當時朱一貴飲用、養鴨的水井,據說用此井泡茶、烹煮鴨蛋風味特別甘甜、鮮嫩。

內門的洪家古厝位於內門區三平里二埔,為傳統的閩南式建築,最早於是始於1870 年所建,由於歷史久遠,歷經後人數次增建,而加入其它不同元素。祖厝為七包三格局,有大厝七間、前落大厝三間,兩落之間以護龍和過水廊相接,形成包覆完整的四合院大厝,是昔日富裕人家的格局,材質為紅瓦覆蓋、紅磚立面、竹枝木料為樑的土角厝及紅磚厝,屋簷下尚可看到關刀拱型的屋樑裝飾為其特色。古意滄桑的老厝,可欣賞閩式建築的抒情之美,也見證了先民蓽路藍縷的發展史。

內門的木柵地區是臺灣很早就接受基督教洗禮的平埔族聚落,木柵教會於清朝同治年間(1868年)奠基,原為土角厝,後在原址改建,是全臺第三古老的基督教堂。線條簡樸的純白教堂聳立於藍天峻嶺之間,神聖耀眼而莊嚴,教堂後方尚有百年古井,並附設平埔族文物館,展示著百年來教友與族人們使用的器物與照片。在教會中參訪,除了體會平和寧靜的宗教力量,也可來趟百年西拉雅歷史文化之旅。

位於內門和臺南左鎮、龍崎交界點,海拔308公尺而得名,是鄰近群山最高點,近看惡地形、遠眺嘉南平原、風光綺麗、變化萬千。傍晚時分,夕陽西陲的美景,更是令人流連忘返。

內門南海紫竹寺位於高雄市內門區內豐村,不僅是內門當地主要的信仰中心,更是台灣著名的廟宇建築,南海紫竹寺建築外觀以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為主,雕刻藝術十分細緻華麗,呈現出壯觀且雄偉的氣勢;內門南海紫竹寺主祀觀世音菩薩,包含三媽妙善、大媽妙音和二媽妙元,配祀妙莊王(觀世音菩薩在人間的父親),是南海紫竹寺不同於其他觀音寺廟的所在。

位於內門區內東里西南方的鹹水埔,由於地質為青灰岩所構成的惡地地形,長年風雨吹蝕沖刷成鬼斧神工的奇峰陗壁,加上二仁溪沖刷成群峰羅列,整個山區如同列隊飛行的雁群而得名。雁門的風景氣象萬千、朝暮晴雨各異,特別是因為土質乾燥,每逢下雨時熱氣蒸騰、煙雨濛濛蔚為奇觀,如夢似幻的美景從清朝就名列為臺陽八景之一。雁門煙雨沿線山陵壯觀、溪谷蜿蜒,並可遠眺嘉南平原,是一條氣象萬千、風光旖旎的觀光路線。

順賢宮為南式宮殿建築,廟宇巍峨,金碧輝煌,殿中媽祖神蹟顯法相,天花板壁畫─神虎360度盤轉。宮前有寧靜之「聖母湖」,附近又有登嶺頂山步道,並設有採飯店式管理的香客大樓,是祈福、休閒的好去處。

尬藝型農大主廚

關於我們 | About Us

【尬藝型農大主廚】主要由在地傳統藝術文化團及專業外燴與在地返鄉青農所組成,其產品項目包含:傳統藝術文化展演(如:宋江陣、女子八家將…等)、專業外燴、有機農作、特色花卉、龍眼蜂蜜、內門龍眼咖啡、風味餐、文化體驗、在地特色產物….等,成員們希望能利用群聚的力量結合資源,解構耳熟能詳的特色,在從已有的基礎上重新建構不同以往且更符合新世代的內容,透過文化體驗、專業導覽的方式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內門獨有的特色及文化。